2007年4月26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网络频现原始股诈骗案
股民需防“美丽的谎言”
见习记者 李道演

  “我公司一年后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,每股市值将不低于3美元,极具升值潜力,其原始股可合法转让。”
  “我投资公司代理一些拟上市公司转让原始股股权,拟上市公司经济实力、技术雄厚,投资人购买此原始股后每年可获丰厚收益。”
  近段时间,随着股票、基金等投资市场持续升温,原先沉寂一时的“原始股”诈骗再次死灰复燃,其手段也从以往的电话行销、亲朋介绍等方式转向了流传更快、影响更广的网络世界。
  据了解,在网络上出现的原始股诈骗行为一般是通过论坛发帖、QQ留言等方式发布各类诱人的信息。记者随意在网上搜索有关原始股买卖的内容,各类公司或中介机构、个人发布的转让原始股信息就多达数十页,他们大多标以“原始股能创造致富神话”、“一夕暴富不再是梦”等词语,让一些渴望瞬间致富的人看了之后蠢蠢欲动,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受骗上当,最终导致惨重损失。
  对股票有点了解的姚某就是网络原始股诈骗的受害人之一。日前,姚某在淘宝网看到一条上海某公司原始股销售的消息,因为平常工作忙,资金又不多,于是想买些股权作长线投资。尽管最初只是想先电话了解,但该公司后来一个接一个电话催促姚某“不买就要卖光了”,姚某一时心动就买了1万股股权。而让姚某气愤的是,当初公司承诺股权可以随时换回,但当其最近急等钱用要求换回时,公司却再三推托,一会儿说股票换回需要时间,一会又说没办法换回。更严重的是,当姚某打算前往该公司“理论”时,公司已人去楼空。
  记者在网上搜索时发现,与网站流传的各类形形色色的原始股交易信息相对应的是,有关近年来投资者购买原始股受骗上当、违法分子利用原始股交易行骗而落网等新闻也非常多。那么,为什么原始股诈骗行为屡禁不止?投资者为何会屡屡受骗上当呢?
  浙江亚细亚律师事务所主任黄伟源认为,由于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的“溢价”效应,“原始股”高利润的确非常具有诱惑力,而不少对股票发行知识一知半解的投资者,在骗子的“美丽谎言”面前就很可能上当受骗。他指出,那些所谓拟上市公司或者中介公司往往会建立虚假的公司网站,大肆宣传公司强大的实力,以获取股民信任。这种虚假承诺实际上已构成欺诈行为。投资人可以向证监部门、公安部门举报。这不仅仅是一种民事欺诈,有可能涉及到金融诈骗,如果其行为触犯了刑律,警方应当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。